中共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 学生党支部建设标准
  • 发布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 时间:2021-08-18
  • 点击:403
  • 来源: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党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推进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党支部设置

1.基本设置形式: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设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由几个学习相近的专业班级联合成立党支部。党支部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2.学生党支部设置:一般按院系专业设置,是党员的院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老师编入学生党支部。校外师生党员较为集中的实习实训点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探索依托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组织建立党支部。

二、支部委员会建设

3.委员会职数:党的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设书记1人;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可增加副书记1人;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可只设书记1人。

4.委员会任期:党的支部委员会和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3年。任期内党支部委员出现空缺时,应及时补选。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5.党支部书记、支委配备:按照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要求,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兼任或由党员院系团总支书记担任,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正式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委员。

6.自身建设: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应带头加强学习,切实发挥作用,认真落实党支部学习制度,每月至少集中学习1次。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

三、党员教育管理

7.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程序规范,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在一个月内与入党申请人谈话,指派培养联系人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状况。在入党申请人中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的程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院青年党校学习、开展集中培训,并定期向党组织进行书面或口头思想汇报。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院(系)党组织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作一次培养状况分析。

8.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落实培养、预审、公示、谈话、审批和接收、转正等程序及要求。强化发展质量,严把发展关口,严格政治审查,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的唯一条件。支部大会程序规范,参会人数符合要求,党组织评定意见严谨规范、填写及时。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庄严、庄重。

9.党员教育培养:及时将学院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并认真做好预备期的培养考察记录。结合学生特点,以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党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针对学生特点,构建以校、院党校为主体、基层组织专题学习为重点、网络学习教育为辅助、主题教育实践为支撑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重视教育培训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党员广泛参加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承诺践诺等活动。

10.党费收缴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党费收缴工作,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并健全党费台账,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正确履行困难党员党费减免的批准程序。

11.组织关系管理:每年6月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留、转工作,每年9月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入党积极分子接续培养转接工作规范。

12.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与管理台账,规范滞留学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学生党员基本信息统计工作严谨规范,及时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妥善做好“失联党员”“口袋党员”的联系查找和组织关系接转。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网上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双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13.党内激励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与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困难党员情况,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关怀帮扶活动。落实学校开展的党内表彰活动,做好评选推荐工作。

五、党内组织生活

14.“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每季度上1次党课。三会一课”结合学生特点,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

15.民主评议党员:支部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按规定,稳妥慎重的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有关工作。

16.组织生活会:每半年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做到会前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谈心交心,会上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后逐一整改落实。

17.党员活动日: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每月固定1天,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集体交纳党费、志愿群众、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并规范做好活动记录。

18.组织生活创新: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注重运用“两微一端”等信息化手段,采取“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等形式,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六、作用发挥途径

19.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组织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有关决策部署,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党章与党纪党规,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做遵纪守法的标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表率;带头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做朋辈帮扶、互助友爱的践行者,做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国家需要的争先者,做钻研科学知识、勇攀科学高峰的探索者。毕业生党员在创新创业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突出。

20.贴近学生党员实际开展党组织活动:围绕学生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塑造人格品性为重点,积极开展“争做‘四有’好学生、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通过建立“党员服务岗”、“学习示范岗”等,依托学生学习互助、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分享学习经验,促进学业进步;依托学院和院系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开展支教、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社会实践项目,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等活动,认识和体验世情、国情、民情,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智。

21.创新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载体:广泛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形式、丰富内容、深化内涵,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参加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承诺践诺、创先争优等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有记录。

七、工作运行机制

22.民主议事机制: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对党支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支持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班级、学院和学校管理工作,畅通学生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表达意见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

23.责任落实机制: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4.联系服务机制: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服务承诺、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主动关心同学,带动共同进步,在推进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作用。

八、基本工作保障

25.场所保障: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建立多种形式的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和服务基地。提倡一室多用,使用统一的活动场所标识、制度。党组织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室内上墙制度简明规范,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党务公开栏设置规范,公开内容简单明了、党内信息公布及时。

26.经费保障:严格执行学院财务管理有关制度,经费使用规范。

27工作台账:《党支部手册》及时、规范填写,“三会一课”和工作记录台账资料记录完备。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特色工作等台账资料健全完善。党员花名册、党费收缴等台账资料建立完备。

八、附则

28.本标准由学院党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